香港中通社9月21日電 台北消息:台灣農產品訪問團日前在美國與美方業者簽署意向書,承諾4年內採購逾1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在野黨質疑,此事關乎台灣農業長遠競爭力與農民生計,當局應公佈採購內容。
根據台灣農訪團與美方簽署的意向書,未來4年內,台灣將購買超過10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3000億元)的黃豆、飼料玉米、小麥和牛肉,規模較以往增長25%。台當局農業主管部門聲稱,期待通過“持續性購買美國優良產品”推動雙方合作。
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啓楷21日表示,民進黨當局承諾未來4年要向美國採購高達新台幣3000億元的農產品。美國官員稱這是“美國農民與牧場主的重要勝利”,但這對台灣農民而言是否意味著失敗?台灣到底換到什麼?美國對台灣的高關稅會降低嗎?民進黨當局又該如何為民眾健康把關?
他並質疑,美國對台高關稅已經在實施,對於台灣工商業與勞工的衝擊非常大。此次農產品採購量比平常多出25%以上,且採購項目主要是黃豆、小麥、玉米等,對台灣的農業、農民又會造成重大衝擊。民進黨當局完全是把台灣民眾當作“冤大頭”。
中國國民黨立委張嘉郡指出,採購如此龐大的金額,台灣民眾與農民卻完全看不到細節。當局應該公布完整採購內容,且必須對整個關稅談判保持公開透明,因為這關乎台灣農業的長遠競爭力與農民生計。唯有公開透明,才能真正守護台灣,守護農民的未來。(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1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