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實施鄉村振興策略是關係全面建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基礎性、先導作用,以振興鄉村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是教育的職責和使命。
多年來,社會各界公益力量為教育強國建設作出了許多貢獻,在振興鄉村教育中進行了大量探索。聚焦欠發達地區青少年體育教育,發揮自身的體育資源優勢,自2017年起,安踏集團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打造“茁壯成長公益計劃”,為鄉村學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用體育照亮少年夢想
作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育對提高國民體質、培養青少年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也帶動鄉村教育整體效果的提升,不少學生投入體育運動後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觀。
加速體育強國建設,推動鄉村體育教育事業發展,體育教師發揮關鍵作用。
在湖南省湘鄉市壺天鎮日新學校,一塊不完整的籃球場地,見證了黃超與孩子們對體育夢想的執著追求。
2020年,黃超攜手湖南湘成俱樂部,將28名四川大涼山的彝族孩子帶出了大山,用足球點亮了他們通往未來的路。在這位鄉村體育教師的悉心指導下,足球小將迅速成長,連續兩年獲得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一等獎。
黃超也積極爭取社會資源,為孩子們籌集助學資金。 2023年,學校女足參加「科勒敢創未來之星」武漢賽區比賽時,黃超更是邀請到足壇名將浦瑋為孩子們作賽前指導。
「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去書寫屬於他們的精彩人生。」黃超說。
在廣闊的鄉村,和黃超一樣默默奉獻、堅守崗位,用體育照亮鄉村孩子成長路的青年還有很多。
為服務體育強國策略,推動體育強國建設,推動鄉村體育教師事業發展,2024年5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中國青年報社、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畫」等共同開展2024「希望工程強國青年鄉村體育教師」尋訪活動,歷時3個月,在全國範圍內尋訪並激勵工作在鄉村一線的體育教師群體。
活動中湧現一大批像黃超一樣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勇於克服困難、積極探索創新、深受學生喜愛的鄉村體育教師。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體育教師張國棟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大學畢業後,張國棟考取了特崗教師,成為大名縣西店中學的體育教師。 10餘年裡,他帶領學校田徑隊的孩子們奔跑在鄉間田野上,開啟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逐夢之旅。
西店中學地處偏遠鄉村,先前辦學條件落後,在校生只有100多人。在那片曾經雜草叢生、坑洼不平的土地上,張國棟和學生用雙手和汗水,開出一條不到170公尺的圓形跑道。由於缺少專門的田徑訓練器材,他們就地取材,廢舊輪胎變阻力帶,水泥石塊當槓鈴,磚塊成標誌墩,人背人進行力量訓練…
如今,西店中學有了食堂,操場也修築起塑膠跑道。在鄉村教師的崗位上,張國棟仍繼續奔跑在托舉鄉村孩子追夢的路上。 「我希望做教師中的『酷跑者',帶領孩子們強健體魄,逐夢未來。」張國棟說。
2024年9月,在2024「希望工程強國青年鄉村體育教師」名單揭曉活動現場,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畫」宣布,為10位上榜教師所在的上栗縣、彭武縣等10個縣捐贈資金,並提供安踏裝備,在鄉村學校捐建安踏運動場,組織學生參加安踏運動會,組織教師參加安踏體育課教師培訓等。據悉,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畫」自發起以來,已培訓安踏體育課一線體育教師6,975名,捐建安踏運動場94個,組織安踏運動會19場。
為成長注入公益力量
小秋(化名)來自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下莊鎮張泗營村,雖然家境困窘,卻一直成績優異。幾個月前,她順利考上了雲南省重點中學大理一中。
小秋兩歲時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兩位老人每年靠種植少量農作物獲得微薄收入,生活過得很不易。小秋自小就比同齡孩子懂事許多,窘迫的家境讓她意識到,學習是改變命運「最重要的事」。
如今的她不僅考上了重點中學,還被「安踏希望班」錄取,每年將得到8000元的助學金,還有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畫」資助的衣服、鞋子。 「我覺得這可能是對爺爺奶奶最大的寬慰。」小秋說。
作為“茁壯成長公益計劃”組成之一的“安踏希望班”,始於2019年公益項目團隊在甘肅省會寧縣的一次入村探訪。在了解一名家境極困難但成績優異的孩子的狀況後,安踏集團決定新增捐贈1000萬元。為落實這筆資助,當年9月,公益計畫團隊聯合多方共同啟動了研究,將目光投向了困境家庭高中生這一急需幫助的群體。
高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重要階段,為困境家庭高中生提供支持將會幫助他們改變未來命運。 2021年,安踏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中學、雲南省紅河州一中設立了首屆“安踏希望班”,捐資扶助了100名高中生。
3年間,安踏集團每年為每位希望班學子提供8,000元助學金和4套運動裝備,也為希望班引進心理學課和科學家課等資源,組織學生外出研學營,確保他們在完成學業的同時拓寬視野、健康成長。
2024年,首屆安踏希望班的100名學生全部順利畢業,其中紅河州一中安踏希望班的50名學生更是取得了100%本科率、86%一本率的優異成績。
安踏希望班的設立,實現了愛心傳遞。大理一中校長李瑞認為,社會各界的關愛,讓同學思考如何成為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這正是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所在,是很重要的'扶志'。”
在2024年大理一中安踏希望班的開班儀式上,小秋見到了中國女排奧運冠軍魏秋月。魏秋月分享了自己從5歲時開始打排球、堅持夢想獲得奧運冠軍的心路歷程。她鼓勵同學們確立人生理想,努力奮鬥,堅持不懈。
「面對困難的時候,既要有不服輸的精神,又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任何時候都可以很瀟灑地抖落身上的塵土站起來。」魏秋月的這句話讓小秋深受鼓舞。
如今,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畫」已累積投入資金及裝備近11.7億元,涵蓋31個省份18407所學校的946萬名青少年,並實現了從1.0到3.0階段的轉型升級:從提供基礎設施裝備到加大對學生精神素養的輸入與投入,開闊其眼界、強健其體魄的素質提升,實現體育與教育的有機融合;從公益項目擴展到體育教育生態,建立長效機制,推動項目可持續性發展。 (週呈宣)
閱讀原文;https://edu.gmw.cn/2025-01/09/content_37788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