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訊(記者馬躍華 通訊員戴佩琪)日前,以「科技變革推動海洋永續發展」為主題的第七屆廈門海洋環境開放科學大會在福建廈門舉行。
此次大會由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共同主辦。大會吸引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南非等36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餘名專家、學者及學生代表參會,設置75個研討議題和邊會活動,分享全球和區域海洋環境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展示海洋問題前沿研究及創新解決方案。大會同時設有聯合國「海洋十年」大科學計畫領銜的區域合作研討會、女性科學家沙龍、期刊編輯分享會等特色活動,促進全球海洋學者間的交流與合作。
大會安排了58個專題分會及研討會、7篇主題報告、786個口頭報告、761份牆報展示,涵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政策治理、地質技術、多學科與污染治理六大領域,針對氣候變遷、海洋酸化、氧含量下降等問題,結合人工智慧、數位孿生等前沿技術,旨在透過開放交流和思想碰撞,為解決全球海洋環境問題提供新的想法和方法。
《光明日報》(2025年01月17日 08版)
閱讀原文;https://news.gmw.cn/2025-01/17/content_37802734.htm